一、我校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2月16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国科发高〔2009〕84号),认定我校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使我校科技园成为我省继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后第三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自2008年11月开始,国家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专家对各省申请的8个大学科技园区进行了评审和现场考察,最终认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园等7个大学科技园区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全国共有69家国家大学科技园。
二、第24届世界大冬会圆满落幕 我校“金牌场馆”助中国代表团摘得五金

2月28日晚,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圣火在冰城哈尔滨渐渐熄灭,来自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运动员在这里释放青春、携手未来。首次承办大型赛事的我校体育活动中心滑冰馆,作为本届大冬会短道速滑项目的比赛场馆,以一流的场馆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助中国体育代表团一举夺得5枚金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首枚金牌就在这里诞生,而我校体育活动中心滑冰馆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场馆”。
三、我校圆满完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我校自3月20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按照省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省委高校工委、省委指导检查组的具体指导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稳步实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进度关、落实关。在全校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历时近半年时间,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切实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的满意率为94%,基本满意率为6%,总体满意率为100%。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第546期)专题刊发了我校学习实践活动情况。在8月11日召开的全省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推进会上我校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9月9日,我校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高军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对全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做出安排。高书记指出,我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了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进一步形成了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办学观的共识;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发展主题、发展思路和发展特色;四是在学校科学发展上取得阶段性成效;五是切实解决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六是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七是狠抓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四、雷清泉院士申请的第354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

由我校雷清泉院士申请并获得批准的第354次香山科学会议——“纳米电介质的多层次结构及其宏观性能”学术讨论会,于6月23~2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原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起,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支持和资助。香山科学会议旨在弘扬学术自由讨论精神,面向科学前沿与未来,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整体性综合研究,启迪创新思维,促进科学创新。根据每次香山科学会议整理出的《香山科学会议简报》,是国家领导人、政府有关决策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在制定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政策和战略、部署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考虑国家重大科技立项时的重要参考。
本次香山科学会议共有来自国内外26所大学、研究院(所)的42位专家、学者出席。
五、第九届电介质材料性能与应用国际会议在我校隆重召开

第九届电介质材料性能与应用国际会议(ICPADM 2009)于7月19~23日在我校召开。ICPADM 2009是由美国IEEE电介质与电绝缘协会(IEEE DEIS)主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技术支持,哈尔滨理工大学承办的一个大型国际会议。ICPADM在全球电介质性能与应用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全球电介质研究领域内三大会议之一,每3年举办一届。自1985年我国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第一届ICPADM以来,分别在中国北京、日本东京、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韩国首尔、中国西安、日本名古屋及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过该会议。经IEEE DEIS国际会议委员会提议,第九届ICPADM国际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雷清泉教授担任。在本届ICPADM会议上,共收到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涵盖12个专业议题的310多篇学术论文,出席会议的代表近300人。雷清泉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纳米电介质结构与运动的时空多层次型”的主题报告。
六、我校在学科建设、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方面取得突破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新设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等3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2009]107号)文件,在第七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评审工作中,我校获批设立“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我校共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我校电气学院、测通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和管理学院都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优化和提升了学科布局,为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搭建了良好平台,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强校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孟大伟副校长主持的《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设立于1989年,每4年评选一次。
此项成果的获得是对我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充分肯定,是我校在教学成果国家级奖励的新突破,是对我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鼓舞与激励,为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七、雷清泉院士被评选为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

自7月初开始,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和黑龙江日报社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团队)”评选活动。在评选活动中,我校雷清泉院士与马祖光、王进喜、王启民等模范人物被评选为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
9月29日下午,雷清泉院士受到省委书记吉炳轩,省政协主席王巨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东华,副省长程幼东等领导的亲切接见。会见时,省领导与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人物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国庆节的问候。
八、栗战书省长一行莅临我校调研

10月2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栗战书一行莅临我校电气学院,就我校新材料领域最新研究状况、成果转化情况及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情况进行调研。我校党委书记高军,校长李大勇,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校工会主席杨春等陪同调研。
栗战书省长一行先后参观了电气学院电缆材料实验室、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并与我校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座谈。栗战书省长在座谈中表示,省政府将全力支持我校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教育厅也要做好相应的的扶持计划,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对于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栗省长希望哈尔滨市政府积极参与协调,帮助哈尔滨理工大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九、庆祝建国60周年“祖国万岁”大型主题歌会隆重举行

10月22日,“祖国万岁”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型主题歌会在体育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校各部门组成的14支代表队、60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歌会。校党委书记高军,校长李大勇,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杜广春,副校长武俊峰,校党委副书记陆岩,副校长郭二军,校工会主席杨春及《黑龙江日报》、东北网、《生活报》等媒体出席了整场活动。
此次活动的举办,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加强了广大教职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团队协作精神,点燃了师生的文艺激情,活跃了师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了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浓厚氛围。通过演出,展现了理工人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
十、我校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校园”荣誉称号

在2009年全省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中,我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这是我校继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黑龙江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标兵单位、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普通学校“三育人”先进集体、全省三大工程工作先进集体、“高校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后,我校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12月8日晚,第二届全省“六个十佳”和谐单位(家庭)创建评选活动颁奖晚会在黑龙江电视台1号演播大厅隆重举行。我校在会上被授予第二届全省“十佳和谐校园”荣誉称号。颁奖晚会上,“十佳和谐校园”短片对哈尔滨理工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为主线进行了报道。学校党委书记高军接受了记者采访,并介绍了我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经验。学校党委副书记陆岩参加了颁奖晚会并代表学校接受了组委会颁发的奖牌和荣誉证书。